tiǎnpíng

殄平


拼音tiǎn píng
注音ㄊ一ㄢˇ ㄆ一ㄥˊ

殄平

词语解释

殄平[ tiǎn píng ]

⒈  消灭、平定,荡平。

引证解释

⒈  消灭、平定,荡平。

《资治通鉴·唐昭宗乾宁二年》:“上復遣 延王 戒丕、丹王 允 諭 克用,令且赦 茂贞,併力讨 行諭,俟其殄平,当更与卿议之。”
《金史·习室传》:“于是殄平寇盗,招集流亡,四境以安。”

分字解释


※ "殄平"的意思解释、殄平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殄平”的意思:

“殄平”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殄”和“平”两个字组成。其中,“殄”有灭绝、消灭的意思;“平”有平定、平息的意思。因此,“殄平”合起来的意思是消灭、平定,通常用于形容彻底消灭敌人或平息叛乱。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殄平”并无单独的词条,但可以从“殄”和“平”两个字的解释来推断其含义。

出处:

“殄平”这个词语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如《左传》、《史记》等史书中都有提到。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出处示例:

1.《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使赵衰为将,以殄平齐乱。”

2.《史记·淮阴侯列传》:“吾欲以十万人殄平天下。”

同义词:

1. 消灭

2. 平定

3. 消弭

4. 平息

反义词:

1. 兴起

2. 叛乱

3. 激荡

4. 动乱

相关词语:

1. 殄灭

2. 殄尽

3. 平定天下

4. 平息战乱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殄平”在古代文献中出现较多,网络上并没有与其直接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在一些历史题材的小说、电视剧中,可能会出现与“殄平”相关的情节。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明朝初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最终成功殄平了建文帝的势力,登上了皇位。

2.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军民英勇抗敌,最终成功殄平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民族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