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章

词语解释
宝章[ bǎo zhāng ]
⒈ 珍贵的书法真迹。
⒉ 指道教经文。
⒊ 指皇帝的印玺。
引证解释
⒈ 珍贵的书法真迹。
引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 武后 ﹞尝御 武成殿 閲书画,问 方庆 曰:‘卿家旧法书帖乎?’ 方庆 遂进自 右军 已下至 僧虔、智冰 禪师等二十五人各书帖一卷。命 崔融 作序,谓之《宝章集》,亦曰《王氏世宝》。”
⒉ 指道教经文。
引《云笈七籤》卷四:“太上大道君、元始天王、金闕帝君 之宝章,秘在 玉清 之宫。”
《云笈七籤》卷十六:“入室东向,叩齿九通,调声正气,诵咏宝章,诵之以过,声闻九天。”
⒊ 指皇帝的印玺。
引《宋史·乐志十三》:“侍中奉宝诣皇帝褥位,《礼安》:祖启瑶光,诞生明圣。尊极母仪,帝庸作命。宝章煌煌,导以笙磬。还燕 慈寧,邦家徯庆。”
国语辞典
宝章[ bǎo zhāng ]
⒈ 珍贵的书法真迹。如米芾记载晋、唐人墨迹的书即称为「宝章待访录」。
⒉ 皇帝的印玺。
引《宋史·卷一八三·乐志十三》:「宝章煌煌,导以笙磬。还燕慈宁,邦家徯庆。」
分字解释
※ "宝章"的意思解释、宝章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宝章”的意思:
“宝章”指珍贵的玉佩或玉带,也泛指珍贵的装饰品。在文学作品中,有时也用来比喻美好的品德或才学。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宝章,玉佩也。以玉为之,饰以金。”
出处:
“宝章”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德音是仪。德音是仪,式仪宝章。”
同义词:
宝玉、珍宝、珍品、瑰宝、宝物
反义词:
废品、破烂、垃圾
相关词语:
玉佩、金饰、珠宝、饰品、玉带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有一则关于“宝章”的趣味故事。说的是一个年轻人,在捡到一块古玉后,误以为是宝章,于是四处炫耀。结果,一位专家鉴定后告知他,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易自以为是,要善于辨别真伪。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宝章是贵族身份的象征,佩戴宝章的人备受尊敬。
相关词语
- shēn zhāng身章
- bǎi bǎo百宝
- shùn lǐ chéng zhāng顺理成章
- bǎo mǎ宝马
- bǎo bǎo宝宝
- píng zhāng平章
- dìng mìng bǎo定命宝
- xiē zhāng些章
- shí èr zhāng十二章
- jiǔ zhāng九章
- hǎo lì bǎo好力宝
- bǎo jī宝鸡
- bǎo diǎn宝典
- shēng zhāng声章
- jiǎng zhāng奖章
- guī zhāng规章
- fǎ bǎo法宝
- shòu mìng bǎo受命宝
- bǎo zàng宝藏
- bǎo jiàn宝剑
- bǎo yù宝玉
- zhì bǎo至宝
- bǎo guì宝贵
- yī zhāng衣章
- bǎo wù宝物
- bǎo bèi宝贝
- bǎo shí宝石
- zhāng jié章节
- wén zhāng文章
- dà zhāng chē大章车
- jīn zhāng襟章
- zhāng zé章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