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ànjiǎn

汉简


拼音hàn jiǎn
注音ㄏㄢˋ ㄐ一ㄢˇ

繁体漢簡

汉简

词语解释

汉简[ hàn jiǎn ]

⒈  汉代的竹、木简。简为古代书写工具,竹片称简,木片称札,统称为简。汉简的长度,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民间写书信的长一尺。1930年在内蒙发现的汉代木简,已编为《居延汉简甲乙编》。

引证解释

⒈  汉 代的竹、木简。简为古代书写工具,竹片称简,木片称札,统称为简。 汉 简的长度,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民间写书信的长一尺。1930年在 内蒙 发现的 汉 代木简,已编为《居延汉简甲乙编》。

来新夏 《古典目录学浅说》第一章第一节:“汉 简上的字比较多,从现存实物看, 汉 简有一面写,还有二面写的,每简写一至二行,也有上半大字一行,下半小字四行的,字体在楷隶之间。”

国语辞典

汉简[ hàn jiǎn ]

⒈  清末以来,于敦煌等处陆续发现的汉代史料,其中以西北科学考察团于民国十九年在甘肃省居延附近所发现者为最多,称为「居延汉简」。

分字解释


※ "汉简"的意思解释、汉简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汉简”的意思:

汉简是指汉代简牍的简称,主要是指汉代用竹简或木简作为书写材料所留下的文献资料。这些简牍内容丰富,包括文书、书籍、书信等,是研究汉代历史、文化、语言、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未直接解释“汉简”,但“简”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简牍”之意,指用竹片或木片编成的书写材料。

出处:

汉简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汉代,是当时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同义词:

简牍、竹简、木简

反义词:

无特定反义词,但可以与“帛书”、“纸书”等相对,因为这些都是与汉简同时期或之后出现的书写材料。

相关词语:

简册、简牍学、竹简文化、简牍文、简牍书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汉简是古代文献,与网络故事或典故关联较少。但可以提及的是,汉简的发现和研究对古代文献学、历史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时会被用作学术讨论的例子。

用这个词语造句:

考古学家在沙漠中意外发现了一处汉简遗址,这些珍贵的汉简为研究汉代丝绸之路提供了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