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ǐngxīn

秉心


拼音bǐng xīn
注音ㄅ一ㄥˇ ㄒ一ㄣ

秉心

词语解释

秉心[ bǐng xīn ]

⒈  持心。

引证解释

⒈  持心。

《诗·鄘风·定之方中》:“匪直也人,秉心塞渊。”
《汉书·楚元王刘交传》:“论议正直,秉心有常。”
《旧唐书·德宗纪下》:“而秉心匪彝,自底不类。”
明太祖 《封刘基诚意伯诰》:“秉心坚贞,怀才助朕。”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虽谓秉心贞正,感动幽灵,亦未必不然也。”

国语辞典

秉心[ bǐng xīn ]

⒈  用心。

《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公衡仲达,秉心渊塞,媚兹一人,临难不惑。」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是以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也。」

分字解释


※ "秉心"的意思解释、秉心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秉心”的意思是指保持自己的心意,坚持自己的信念或原则。

康熙字典解释:

秉,持也。心,意也。秉心,谓保持其意也。

出处:

《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其中“寤寐求之,寤寐思服”可理解为坚持追求,保持自己的心意。

同义词:

执着、坚守、坚持、守节、持守

反义词:

背离、变节、违背、改变、动摇

相关词语:

秉性、秉公、秉烛夜游、秉直、秉正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直接与“秉心”相关,但可以用这个词语描述一些人物或事件,如描述一个人物在困难面前保持初心,坚持信念的故事。

造句:

尽管外界环境变化多端,他依然秉心行事,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