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ǔ xiàng
注音ㄍㄨˇ ㄒ一ㄤˋ
1.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象应图。
2.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词语“骨象”的意思:
“骨象”一词通常指的是骨骼的形状或者样子。它常用于描述人或其他动物的骨架特征,也可以比喻某物的构造或者基础形态。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骨象”可能被解释为骨骼的外形或形状。
出处:
“骨象”作为一个词,并没有特定的出处,它是一个较为通用的汉语词汇。
同义词:
骨架
骨形
骨格
反义词:
无骨
脆弱
相关词语:
骨肉
骨感
骨碌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骨象”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并不常见,但它可能被用于描述某种具有特定构造或者特点的事物,类似于“骨骼精奇”或“骨子里的东西”。
造句:
这位老人的骨象挺拔,一看就是经历了许多风雨。
解释:
这句话中,“骨象”用来形容老人的骨架特征,即老人的骨架显得挺拔有力,给人一种健壮的感觉。这里使用了“骨象”来形容老人的身体构造,强调了其坚固和有力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