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议

词语解释
吏议[ lì yì ]
⒈ 谓官吏议事。
⒉ 指司法官吏关于处分定罪的拟议。
引证解释
⒈ 谓官吏议事。
引《史记·李斯列传》:“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清 龚自珍 《明良论四》:“圣天子赫然有意千载一时之治,删弃文法,捐除科条,裁损吏议,亲总其大纲大纪,以进退一世。”
⒉ 指司法官吏关于处分定罪的拟议。
引《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
李周翰 注:“有司以 迁 为诬罔,天子终从狱吏之议。”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五:“人有才能而无过,朝廷自应用之;若其实有可用之材,不幸陷於吏议深文者,不因事起之,则遂为废人矣。”
《清史稿·礼志十二》:“光绪 四年, 贵州 巡抚 黎培敬 为已革总督 贺长龄 请諡。詔以易名之典,不容冒滥,严切申儆,且下 培敬 吏议。”
国语辞典
吏议[ lì yì ]
⒈ 议处官吏的罪状。
引《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因为诬上,卒从吏议。」
⒉ 官吏议论政治、时事。
引《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分字解释
※ "吏议"的意思解释、吏议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 lì yì利益
- lǐ yí礼仪
- lí yì离异
- lì yì立意
- lì yì吏役
- lí yì謧詍
- lì yì励翼
- lí yì鲡鯣
- lǐ yì礼意
- lǐ yì礼谊
- lí yī褵依
- lí yì黎邑
- lǐ yī礼衣
- lì yì丽亿
- lǐ yì礼异
- lǐ yī礼揖
- lǐ yī俚医
- lǐ yì理弋
- lǐ yì礼义
- lí yì骊邑
- lǐ yī里衣
- lí yì离意
- lǐ yì理意
- lǐ yì李益
- lì yì力役
- lǐ yǐ逦迤
- lí yì离易
- lǐ yì理诣
- lǐ yì理义
- lì yì立邑
- lì yí立仪
- lì yì历意
- lǐ yí礼遗
- lì yì丽逸
- lǐ yì理议
- lǐ yì里役
- lì yì立义
- lì yì厉疫
- lǐ yǐ逦倚
- lǐ yì理绎
- lì yì厉翼
- lì yì疠疫
- lì yì沴疫
- lì yì戾疫
- lì yì立异
- lì yì隶役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吏议”的意思:
“吏议”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官吏对某件事情或某个人进行评议、讨论或建议。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吏议,官吏议论也。”
出处:
“吏议”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多次出现,具体出处较多,以下举一例:
《汉书·百官公卿表》:“诸吏议其功罪,上以闻。”
同义词:
议论
议决
议论
议论
反义词:
不议
静默
沉默
沉默
相关词语:
官吏
议决
议论
议事
议和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吏议”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并没有特别著名的故事,但在古代历史中,有关官吏评议的记载较为丰富。如《史记》中记载了汉武帝时期,宰相董仲舒因“吏议”一事被罢免的故事。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朝廷对官员的任用和升降,往往需要经过吏议,以确保选拔到合适的人才。
相关词语
- lián xí huì yì联席会议
- lǐ lì里吏
- jiāng lì疆吏
- dòng yì动议
- wǔ yì武议
- mìng lì命吏
- yì yuán议员
- yún xiāng lì芸香吏
- yì lùn fēn fēn议论纷纷
- diàn huà huì yì电话会议
- miào yì庙议
- xié yì协议
- jiāng lì将吏
- bù kě sī yì不可思议
- jiàn yì建议
- yuán zhuō huì yì圆桌会议
- miàn yì面议
- hé yì合议
- jué yì决议
- bàn gōng huì yì办公会议
- xiù yī lì绣衣吏
- bó lì驳吏
- yì jué议决
- cān zhèng yì zhèng参政议政
- yì huì zhì议会制
- yì huì议会
- zhū yī lì朱衣吏
- liáng mín lì良民吏
- kuò dà huì yì扩大会议
- diàn shì huì yì电视会议
- diǎn lì典吏
- huì yì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