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u

州司


拼音zhōu sī
注音ㄓㄡ ㄙ

州司

词语解释

州司[ zhōu sī ]

⒈  犹州官。

引证解释

⒈  犹州官。

晋 李密 《陈情表》:“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於星火。”
宋 苏轼 《论高丽第一状》:“臣欲於此僧状后判云:‘州司不奉朝旨,本国又无来文,难议投进。执状归国。照会。’”

分字解释


※ "州司"的意思解释、州司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顾况性格诙谐,不拘小节,曾经写诗嘲诮*贵,被贬饶州司户参军。


AI解释


词语“州司”的意思:

“州司”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古代地方行政机构中的州一级的官署,或者是对州官的称呼。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州司”并没有单独的词条,但根据字面意思,可以推测它的解释与州官或州级行政机构有关。

出处:

“州司”这个词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行政体制。在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州作为地方行政单位逐渐形成。因此,“州司”与古代的州级行政机构有关。

同义词:

州官

州府

州牧

反义词:

朝廷

中央

郡县

相关词语:

州牧

州郡

州守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州司”是一个历史词汇,并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关联。但在古代历史小说或影视作品中,可能会出现与州司相关的情节,如官员治理州司、州司之间的争斗等。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唐代,张巡担任过某州的州司,他廉洁奉公,深受百姓爱戴。

注意:由于历史背景和词汇的演变,以上解释和造句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