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族


拼音hé zú
注音ㄏㄜˊ ㄗㄨˊ

合族

词语解释

合族[ hé zú ]

⒈  聚集全族的人。

⒉  全族,全族的人。

⒊  犹联宗。谓同姓而非一族的人联合为一族。

引证解释

⒈  聚集全族的人。

《礼记·大传》:“旁治昆弟,合族以食,序以昭繆。”
孔颖达 疏:“合族以食者,言旁治昆弟之时,合会族人以食之,礼又次序族人以昭穆之事。”
《孔丛子·独治》:“先王制礼,虽国君有合族之道,宗人掌其列。”
《辽史·营卫志中》:“部落曰部,氏族曰族。 契丹 故俗,分地而居,合族而处。”

⒉  全族,全族的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不知我们 潮州 人杀了他合族,还是我们 潮州 人□了他的祖宗,他造了这箇謡言,还要刻起书来,这不要气死人么!”

⒊  犹联宗。谓同姓而非一族的人联合为一族。

《晋书·孙旂传》:“旂 子 弼 及弟子 髦、辅、琰 四人……遂与 孙秀 合族。”

国语辞典

合族[ hé zú ]

⒈  聚合全族的人。

《礼记·大传》:「旁治昆弟,合族以食,序以昭穆。」
《辽史·卷三二·营卫志中》:「契丹故俗,分地而居,合族而处。」

⒉  全族、整个家族。

《红楼梦·第六八回》:「回来咱们公同请了合族中人,大家觌面说个明白,给我休书,我就走路。」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〇回》:「不知我们潮州人杀了他合族,还是我们潮州人谋了他的祖宗。」

⒊  联宗,将同姓而本非一族的人联合为一族。

《晋书·卷六〇·孙旗传》:「旗子弼及弟子髦、辅、琰四人,并有吏材,称于当世,遂与孙秀合族。」

分字解释


※ "合族"的意思解释、合族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福州市晋安闽台(王审知)研究会介绍说,将于8日上午在澎湖县马公市西卫里王氏宗祠进行闽王(王审知)祭祀大典,以庇护两岸王家子孙螽斯衍庆,合族平安。


AI解释


词语“合族”的意思:

“合族”是指全族或全宗族的人聚集在一起,也可以指同一宗族或家族的成员联合起来。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合族”的解释可能是指全族的人聚集,或者是联合同一宗族或家族的人。

出处:

“合族”作为一个词语,没有特定的出处,它是汉语中常见的词汇,广泛用于各种文献和日常交流中。

同义词:

家族、宗族、全族、一脉、同宗

反义词:

分家、离散、分裂

相关词语:

同宗共祖、联宗、合流、团聚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关于“合族”的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关于家族团结、宗族和谐的传统文化故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贾母、贾政等家族成员的亲情关系。

造句:

春节期间,合族欢聚一堂,共度佳节,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以下是一些使用“合族”的例句:

1.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终于实现了合族迁入新居的梦想。

2. 在这个重要的家族会议上,合族成员都表达了对未来发展的期望。

3. 合族祭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都要举行。

4. 为了庆祝合族庆典,他们精心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节目。

5. 合族的力量让这个村庄在自然灾害面前变得更加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