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ǐ

符使


拼音fú shǐ
注音ㄈㄨˊ ㄕˇ

符使

词语解释

符使[ fú shǐ ]

⒈  即符官。

引证解释

⒈  即符官。参见“符官”。

《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洞宾 於荆筐篮内取一个仙菓,与符使吃了,拜谢上马而去。”

分字解释


※ "符使"的意思解释、符使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符使”的意思:

“符使”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持有符节作为使者的人。符节是古代官府用于证明身份和权力的凭证,持有符节的使者具有传达命令、传达信息或执行任务的权力。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符使”被解释为“使者,即持符节之人”。

出处:

“符使”这个词语最早见于《史记》等古代文献。

同义词:

使者、使臣、符节使、符节官等。

反义词:

没有明确的反义词,但与之相对的可以是“刺客”、“间谍”等,这些角色通常是为了特定目的而潜入或接近某人,而非正式的官方使者。

相关词语:

符节、使节、信使、传令官、使者令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古代,符使常常被用作传达重要命令或信息的角色。在网络文学或影视作品中,有时会出现类似的情节,如某位主角因持有特殊的符节而成为重要的使者,肩负起拯救世界或完成某项重大使命的重任。

造句:

古代的符使肩负着传达皇帝圣旨的重任,他们的使命神圣而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