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ún

云母


拼音yún mǔ
注音ㄩㄣˊ ㄇㄨˇ

繁体雲母
词性名词

云母

词语解释

云母[ yún mǔ ]

⒈  属于硅酸盐类的一族矿物,主要是白色和黑色,能分成透明薄片。用做电缘材料。

mica;

引证解释

⒈  矿石名。俗称千层纸。晶体常成假六方片状,集合体为鳞片状。薄片有弹性。玻璃光泽,半透明,有白色、黑色、深浅不同的绿色或褐色等。不导电,隔热,耐高温,耐潮防腐。白云母可供药用。

《淮南子·墬形训》:“磁石上飞,云母来水。”
宋 苏轼 《濠州七绝·彭祖庙》:“空餐云母连山尽,不见蟠桃著子时。”

⒉  性质、状态、光色等如云母的事物。(1)美石。

五代 齐己 《再游匡山》诗:“径危云母滑,崖旱瀑流乾。”
宋 晁补之 《千秋岁》词:“水精溪绕户,云母山相砌。”
(2)白色的花。 唐 李商隐 《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浮杯小摘开云母,带露旋移缀水精。”
(3)鳞片。 宋 陆游 《湖村春兴》诗:“酒借鹅儿成浅色,鱼凭云母作修鳞。”
(4)冰雪。 唐 元稹 《酬乐天雪中见寄》诗:“镜水遶山山尽白,琉璃云母世间无。”
(5)泉水;光洁的水面。 唐 章孝标 《方山寺松下泉》诗:“注瓶云母滑,漱齿茯苓香。”
宋 毛滂 《玉楼春·立春日》词:“小园半夜东风转,吹皱冰池云母面。”

⒊  竹名。参见“云母竹”。

南朝 梁简文帝 《修竹赋》:“玉润桃枝之丽,鱼肠云母之名。”
南唐 陈陶 《竹》诗:“一溪云母间灵花,似到封侯逸士家。”

国语辞典

云母[ yún mǔ ]

⒈  一种矿石。成分为钠、钾、镁、铁与铝等的矽酸盐,解理完全,可剥裂如纸,能耐高温,绝缘性佳,是电气绝缘的重要材料。主要有白黑二种,多产于花岗岩及伟晶岩中。

分字解释


※ "云母"的意思解释、云母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他没有看到公园里那些嵌有云母片的褐色石块,而是看到了一片欢天喜地、欣欣向荣的六月新绿。

2.星星像害臊的小姑娘低着头,眨这又大又亮堂的双眼,但又像一个爱和大家捉迷藏的孩子,一瞬间躲进云母亲的怀有,一瞬间躲到云母亲的背面,星星还像一个个狡猾捣蛋的孩子们眨金光闪烁的小双眼。

3.在陆地上,植物根部生产酸将原始火山物质例如云母,长石,辉石转移成胶体矿物最终形成深厚的富饶土壤。


AI解释


词语“云母”的意思:

云母是一种天然矿物,化学成分为硅酸钾,常含有其他金属元素,具有薄片状结构,透明或半透明,呈多种颜色,如白色、灰色、绿色等。云母常用于玻璃、陶瓷、涂料、绝缘材料等工业领域。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云母”的解释为:“云母,石也,其状如云,故以为名。出金州,色如碧玉,可为器。”这里的“金州”指今天的河南省济源市,是云母的重要产地。

出处:

“云母”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中的《周南·桃夭》篇:“云母之华,可以蔽日。”这里的“云母之华”即指云母,表示云母的光泽可以遮蔽阳光。

同义词:

1. 石髓

2. 石镜

3. 云英

反义词:

1. 云母石

2. 石英

相关词语:

1. 云母片

2. 云母粉

3. 云母石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云母的典故,有一则出自《神仙传》的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张道陵的仙人,他修炼有成,有一天在山上遇到一位老者,老者送给张道陵一块云母石,并告诉他:“此石名为云母,可辟邪祛病,延年益寿。”从此,张道陵便将云母石视为珍宝。

用这个词语造句:

夏日的午后,阳光透过云母片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如诗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