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àn

宪籍


拼音xiàn jí
注音ㄒ一ㄢˋ ㄐ一ˊ

繁体憲籍

宪籍

词语解释

宪籍[ xiàn jí ]

⒈  历书与考绩的簿籍。

引证解释

⒈  历书与考绩的簿籍。

《管子·立政》:“太史既布宪,入籍于太府,宪籍分于君前。”
尹知章 注:“入籍者,入取籍于太府也。宪所以察时令,籍所以视功过。”

分字解释


※ "宪籍"的意思解释、宪籍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宪籍”的意思:

“宪籍”指的是有关法律、法规的书籍或记录,也可以指官方的文件或档案。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宪籍”可能被解释为与法律、法规相关的文献或记录。

出处:

具体的出处可能需要查阅历史文献,但“宪籍”这个词语本身在古代文献中并不罕见,通常出现在与法律、法规相关的文献中。

同义词:

法典

法律文献

官档

法籍

反义词:

无法可依

无规可循

相关词语:

法条

宪法

法制

法院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宪籍”较为专业,与它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可能不如其他词汇那样广为人知。但可以想象的是,与“宪籍”相关的故事可能涉及历史事件中对法律文献的引用或解读。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研究古代法制时,他详细查阅了各种宪籍,试图还原当时的法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