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劾治


拼音hé zhì
注音ㄏㄜˊ ㄓˋ

劾治

词语解释

劾治[ hé zhì ]

⒈  审查治罪。

⒉  指推究、审问。

引证解释

⒈  审查治罪。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吴王 骄日久,国多姦。今苟欲劾治,彼不上书告君,即利剑刺君矣。”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十:“后为妻讼其不睦事,为监司所按治,詔置狱劾治。”

⒉  指推究、审问。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察智·程戡》:“戡 曰:‘杀人而自置於门,非可疑耶?’乃亲自劾治,具得本谋。”

分字解释


※ "劾治"的意思解释、劾治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劾治”的意思:

劾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弹劾并加以惩治。在古代,劾治常用于指官吏对违法失职者进行检举和惩处的行为。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劾治”的解释为:“劾,弹劾也。治,惩治也。劾治,谓弹劾并加以惩治。”

出处:

“劾治”一词的出处并不明确,但根据其词义,可以推断其起源于古代的弹劾制度。在古代,弹劾是一种官吏对同僚或下属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检举的制度。

同义词:

弹劾、纠举、弹章、纠劾

反义词:

包庇、庇护、袒护

相关词语:

弹劾制度、弹劾案、弹劾官、弹劾权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古代,有一位官员名叫张居正,他为人正直,敢于劾治贪官污吏。有一年,张居正发现了一位地方官员贪污腐败,于是他毅然上奏弹劾该官员。最终,该官员被惩处,张居正也因此得到了民众的赞誉。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近日,该市纪委对涉嫌违法犯罪的领导干部进行了劾治,严肃查处了一批腐败分子,为全市树立了反腐倡廉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