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ùn yì
注音ㄒㄨㄣˋ 一ˋ
繁体訓肄
词语“训肄”的意思:
“训肄”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教导和培养。它常用来指对学生的教育和训练。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训肄”被解释为“教诲,培养”。
出处:
“训肄”一词最早见于《礼记·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之而不受,则强之。强之而不听,则舍之。教之必先有训,有训而后有言。”
同义词:
教导、培育、教育、训诲
反义词:
忽视、放任、忽视、不教
相关词语:
教育、教养、教化、教导、培育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训肄”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从古代教育故事中找到一些关联。例如,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讲述孟母为了让儿子孟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三次搬家,最终孟子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这个故事体现了对后代的“训肄”和培养。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老师们注重在课堂上进行训肄,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