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席


拼音xī xí
注音ㄒ一 ㄒ一ˊ

西席

词语解释

西席[ xī xí ]

⒈  西宾(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旧时家塾教师或幕友的代称。

故师曰西席。——《称谓录》
思忖多时,忽然想起廉家西席一事。——《镜花缘》

family tutor;

引证解释

⒈  后尊称受业之师或幕友为“西席”。

据 清 梁章鉅 《称谓录》卷八载:“汉明帝 尊 桓荣 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 荣 坐东面,设几。故师曰西席。”
《红楼梦》第二回:“知他正要请一西席,教训女儿。”
清 钮琇 《觚賸续编·琵琶》:“帐中人疑其奸细,綑缚入帐,识为 金星 西席,乃释而询其故。”
邹韬奋 《经历》附录《我的母亲》:“母亲觉得非请一位西席老夫子总教不好,所以家里虽一贫如洗,情愿节衣缩食,把省下的钱请一位老夫子。”

国语辞典

西席[ xī xí ]

⒈  家庭教师。

《儒林外史·第二回》:「顾老相公家西席就是周先生了。」
《官场现形记·第八回》:「你又来了!咱们请的西席老夫子,才叫先生,怎么堂子里好称先生?」

分字解释


※ "西席"的意思解释、西席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一位好的西席答对学生取患上的前进非常敏锐。如果学生的前进被忽视,她们就会感应懊丧。


AI解释


词语“西席”:

意思:

“西席”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古代家庭或私人讲学场所中,坐在西边座位上的学者或教师。因为古代尊师重道,认为教师有“教化四方”之德,而“西”在五行中代表金,象征着尊贵,故以“西席”尊称教师。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关于“西席”的解释为:“西席,尊师之称也。谓其座在西,故云。”

出处:

“西席”一词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它确实在古代文献中出现,尤其是在古代小说和戏曲中较为常见。

同义词:

教授

先生

师尊

师长

反义词:

学童

学生

门徒

相关词语:

师资

教授

学堂

科举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西席”一词在网络上有许多与之相关的幽默故事,如一些关于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或者讲述古代尊师重道的趣事。其中一个常见的典故是关于古代学者孔子的,相传孔子在鲁国讲学,因孔子品德高尚,弟子们都将孔子视为西席,表示对孔子的尊敬。

用这个词语造句:

张先生在古董店买了一件“西席”,寓意着对教师职业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