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ōng

公谒


拼音gōng yè
注音ㄍㄨㄥ 一ㄝˋ

繁体公謁

公谒

词语解释

公谒[ gōng yè ]

⒈  在公众之前谒见。

引证解释

⒈  在公众之前谒见。 《后汉书·种拂传》:“时 南阳 郡吏好因休沐,游戏市里,为百姓所患。

拂 出逢之,必下车公謁,以愧其心。”

分字解释


※ "公谒"的意思解释、公谒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公谒”的意思:

“公谒”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官吏或士人为了公务或私事而拜见上级官员或贵族的行为。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公谒”的解释为:“官吏或士人拜见上级官员或贵族,以示敬意。”

出处:

“公谒”这一词语的出处并不明确,它源于古代的官场礼仪,是古代官员和士人交往的一种方式。

同义词:

拜谒

拜见

谒见

反义词:

逃避

拒见

相关词语:

谒者:古代官名,负责接待宾客、引见官员等事宜。

谒金门:唐代诗人杜甫的名篇,其中“谒金门”即指拜见皇帝。

谒庙:拜见宗庙。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公谒”一词较为古雅,网络上相关的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能见到类似“公谒”的场景。

用这个词语造句:

去年,李大人公谒了当朝宰相,得到了提携,官职得以升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