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oshī

暴师


拼音bào shī
注音ㄅㄠˋ ㄕ

繁体暴師

暴师

词语解释

暴师[ bào shī ]

⒈  谓军队在外,蒙受风雨霜露。

引证解释

⒈  谓军队在外,蒙受风雨霜露。

《孙子·作战》:“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先是大鸿臚 田广明 征 益州,暴师连年。”
宋 叶适 《外论二》:“暴师 淮水 之上,久未有功。”

国语辞典

暴师[ pù shī ]

⒈  军队驻扎在野外。

《汉书·卷四一·樊哙传》:「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

分字解释


※ "暴师"的意思解释、暴师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暴师”的意思:

“暴师”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军队或部队公开陈列,展示兵力。也可以理解为军队或将领亲自率军出战。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暴”字有多个含义,包括暴露、显示、显露等,结合“师”字,可以理解为军队公开亮相或展示。

出处:

“暴师”的用法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具体出处难以确定,因为它是古代军事术语的一种。

同义词:

陈师

出师

摆师

露师

反义词:

隐师

避师

相关词语:

师出有名

兵不厌诈

赴汤蹈火

以少胜多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暴师”的故事或典故并不十分广泛,但可以联想到古代战争中的某些情景,比如将领为了鼓舞士气,展示兵力而亲自率军“暴师”于城下。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威慑敌军,将军决定暴师于城外,以显示我国军队的强大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