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

督师


拼音dū shī
注音ㄉㄨ ㄕ

繁体督師

督师

词语解释

督师[ dū shī ]

⒈  官名。统率指挥军队的大将。明置。

⒉  监军;统兵作战。

引证解释

⒈  官名。统率指挥军队的大将。 明 置。

清 顾炎武 《楚僧元瑛谈湖南三十年来事作》诗之三:“督师公子竟头陀,诗笔峥嶸浩气多。”
清 李渔 《玉搔头·止兵》:“本督师原要兼程而进,与他一同进剿的。”

⒉  监军;统兵作战。

明 夏完淳 《幸存录》卷下:“上遣阁臣 李建泰 督师,躬送之出城,待以殊礼。”
清 李渔 《玉搔头·止兵》:“待老臣督师前去,与 江西 巡抚 王守仁 合兵会剿。”
溥伟 《让国御前会议日记》:“数日后,忽起用 袁世凯 督师。”

国语辞典

督师[ dū shī ]

⒈  统率军队作战。

如:「主帅在前阵督师,可激励士气。」

分字解释


※ "督师"的意思解释、督师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比闻将军督师南下,喜慰莫名,本当即日倒戈,以还我本来面目。


AI解释


词语“督师”的意思:

“督师”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监督军队的将领,或者是对军队进行指导和指挥的高级军事指挥官。在现代汉语中,它有时也用来比喻对某项工作或任务进行监督和指导。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收录“督师”这个词语,但从其组成部分来看,“督”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为“监视,管理”,“师”字解释为“军队,师长”。因此,“督师”可以理解为监督军队。

出处:

“督师”这个词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出处,它是由“督”和“师”两个单独的汉字组合而成,这两个字在古代文献中都有出现,但将它们组合成“督师”这一词语,则是在古代军事用语中逐渐形成的。

同义词:

监军

指挥使

将军

反义词:

撤军

解甲

退兵

相关词语:

督战

督抚

督军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督师”这个词语在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故事,比如明朝末年,崇祯帝为了抗击清军,任命了吴三桂为督师,吴三桂在山海关与清军对峙,最终投降清朝。

造句:

在古代,许多将领都被封为督师,负责指挥和监督整个战区的军事行动。如岳飞在南宋时期,就曾被任命为河南、陕西等地的督师,他率领军队多次击败金军,保卫了国家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