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邑


拼音fú yì
注音ㄈㄨˊ 一ˋ

俘邑

词语解释

俘邑[ fú yì ]

⒈  在战争中获取、因而对其拥有所有权的城邑。

引证解释

⒈  在战争中获取、因而对其拥有所有权的城邑。

《左传·昭公十八年》:“许 不专於 楚,郑 方有令政, 许 曰:‘余旧国也。’ 郑 曰:‘余俘邑也。’”
明 刘基 《春秋明经·郑伐许郑伯伐许》:“郑 人盖以 许 为俘邑久矣,特畏大国而未得逞其志耳。”

分字解释


※ "俘邑"的意思解释、俘邑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俘邑”的意思:

“俘邑”一词由“俘”和“邑”两个字组成。其中,“俘”通常指被捉住或俘虏的人,而“邑”指城市或城镇。因此,“俘邑”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被敌人俘虏的城市或城镇。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俘邑”的解释可能类似于上述的意思,即指被敌人占领或攻克的城镇。

出处:

“俘邑”一词的具体出处难以确定,因为它并不是一个常用的词语,而是古代文献中用来描述战争或征服情况的专业术语。

同义词:

夷城

略地

袭邑

反义词:

收复

复国

收复失地

相关词语:

攻城掠地

征服

征战

战略

军事行动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俘邑”是一个较为冷门的词语,没有广为人知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在古代文学和历史记载中,可能会出现相关的描述,例如在描述战争胜利后,敌方城镇被占领的情况。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战争中,英勇的将领率领士兵攻克了敌方的俘邑,极大地提升了我国边疆的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