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ng

清厘


拼音qīng lí
注音ㄑ一ㄥ ㄌ一ˊ

繁体清釐

清厘

词语解释

清厘[ qīng lí ]

⒈  清查;清理。

引证解释

⒈  清查;清理。 《明史·曾同亨传》:“内府工匠, 隆庆 初数至万五千八百人,寻汰二千五百人,而中官滥增不已。

同亨 疏请清釐。”
清 黄爵滋 《敬陈六事疏》:“翼尉以下有无吞餉、包班、玩巡、旷守等情,彻底清釐,严参治罪。”

分字解释


※ "清厘"的意思解释、清厘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清厘”的意思:

“清厘”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

1. 清理;整顿。

2. 指整理、核查账目。

3. 亦作“淸厘”,清除;清理。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清厘”的解释为:“清理也。出《汉书·武帝纪》。”

出处:

“清厘”一词最早见于《汉书·武帝纪》。

同义词:

整理、整顿、清理、核查、清除、清理整顿。

反义词:

混乱、杂乱、杂乱无章、无序、杂乱无章。

相关词语:

清理整顿、清查、清点、清算、清理账目。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清厘”的网络故事或典故比较少见,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历史上的事件。例如,明朝末年,崇祯皇帝为了挽救国家危机,采取了一系列的清厘措施,包括清理官员贪污、整顿军队、减轻百姓负担等,但这些措施并未能挽救明朝的命运。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政府部门正在进行清厘工作,以消除腐败现象。

2. 财务部门对公司的账目进行了清厘,确保了财务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