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


拼音yì lù
注音一ˋ ㄌㄨˋ

繁体驛路

驿路

词语解释

驿路[ yì lù ]

⒈  驿道。

post road;

引证解释

⒈  驿道;大道。

《宋书·刘勔传》:“臣又以为 郾城 是贼驛路要戍,且经蛮接嶮,数百里中裹粮潜进,方出平地。”
唐 王昌龄 《送吴十九往沅陵》诗:“沅江 流水到 辰阳,谿口逢君驛路长。”
《水浒传》第三五回:“前面到一个去处,地名唤 对影山,两边两座高山,一般形势,中间却是一条大阔驛路。”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营汎各位置在驿路上,布置得极有秩序。”

分字解释


※ "驿路"的意思解释、驿路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驿路”的意思:

“驿路”指的是古代传递公文、邮件、官员往来以及客商旅行时使用的邮递站点之间的道路。它通常与驿站系统相关联,驿站是古代官方设立的一种机构,用于接待过往的官员、商旅等,提供食宿和交通工具。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驿路”的解释是:“驿,古官路也。路,道路也。驿路,即古官道,亦曰邮路。”

出处:

“驿路”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如《后汉书·郭泰传》中有“郭泰以驿路之劳,遂留京师”的记载。

同义词:

邮道、邮路、官道、驿道

反义词:

小巷、荒径、野路

相关词语:

驿站、邮递、信使、官差、行旅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文学或影视作品中,关于驿路的故事通常与古代的旅行、探险或者历史事件相关。例如,一些古装剧可能会描述主人公在驿路上经历的故事,如与驿站守卫的交流、遭遇劫匪、或是遇见志同道合的旅伴等。

造句:

在古代,商人沿着驿路穿越山川,将丝绸和茶叶运往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