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褐


拼音pī hè
注音ㄆ一 ㄏㄜˋ

披褐

词语解释

披褐[ pī hè ]

⒈  身穿短褐。多指生活贫苦。

引证解释

⒈  身穿短褐。多指生活贫苦。

《孔子家语·三恕》:“有人於此,披褐而怀玉,如何?”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良才远量无援之士,或披褐而朝隐,或沉沦於穷否。”
唐 刘知几 《史通·覈材》:“哺糟歠醨,俯同妄作,披褐怀玉,无由自陈。”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剪髮披褐,访道於 牛头山。”

分字解释


※ "披褐"的意思解释、披褐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披褐”的意思是指穿着粗布衣服,形容人简朴、朴素。这个词语常用来比喻人生活节俭或品德高尚。

康熙字典解释:

披褐,犹布衣也。言其不事华丽,但求简便。

出处:

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四年》:“披褐怀金,不以为荣。”

同义词:

布衣、粗布衣、麻衣、褐衣等。

反义词:

锦衣、纨绔、华丽等。

相关词语:

贫贱、朴素、廉洁、寒士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披褐怀金的典故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四年》,讲述了一个名叫子路的官员,他虽然家财万贯,但总是穿着朴素的褐衣,过着简朴的生活。这个故事表现了子路不贪图名利,崇尚朴素的美德。

网络故事:

在网络上,有人以“披褐”为名,寓意自己虽然生活简朴,但内心充实,追求真实的生活。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过于追求物质生活,要注重精神生活的培养。

造句:

他一生都过着披褐怀金的生活,不追求名利,却赢得了世人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