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hóu

衿喉


拼音jīn hóu
注音ㄐ一ㄣ ㄏㄡˊ

衿喉

词语解释

衿喉[ jīn hóu ]

⒈  衣领和咽喉。比喻要害之地。

引证解释

⒈  衣领和咽喉。比喻要害之地。

《新唐书·李晟传》:“当先变制备,请假裨佐 赵光铣、唐良臣、张彧 为 洋、利、剑 三州刺史,各勒兵以通 蜀 汉 衿喉。”

国语辞典

衿喉[ jīn hóu ]

⒈  衣领和咽喉。比喻关键、险要的地方。也作「襟喉」。

《新唐书·卷一五四·李晟传》:「三州刺史,各勒兵以通蜀汉衿喉。」

分字解释


※ "衿喉"的意思解释、衿喉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衿喉”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意思是指衣领和衣襟之间的部分,也泛指衣领。在古代,人们穿的衣服通常为宽大的袍子或衣衫,衣领和衣襟之间的部分便形成了“衿喉”这一区域。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衿喉”的解释为:“衣领也。衿,领也。喉,领下也。”

出处:

“衿喉”一词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如《礼记·王制》中有“衿喉之间,不得有异制”的记载。

同义词:

“衣领”、“领口”、“领口间”等。

反义词:

无确切反义词,但可从其含义反推,如“衣身”、“衣袖”等。

相关词语:

“衣襟”、“衣领”、“领口”、“领子”、“襟口”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衿喉”一词较为冷门,网络上并没有太多与之相关的典故或故事。

造句:

他站在镜子前,细心地调整着衣领,确保衣衿喉处的线条整齐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