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ǔshū

主书


拼音zhǔ shū
注音ㄓㄨˇ ㄕㄨ

繁体主書

主书

词语解释

主书[ zhǔ shū ]

⒈  主管文书的官吏。

引证解释

⒈  主管文书的官吏。

《吕氏春秋·乐成》:“文侯 知之,命主书曰:‘羣臣宾客所献书者,操以进之。’”
《南史·荀万秋传》:“万秋 孝武 初为 晋陵 太守,坐於郡立 华林阁。置主衣、主书,下狱免。”
《通典·职官三》:“晋 中书有主书之员,本用武官, 宋 改用文史。 齐 於中书置主书令史, 陈 置主书而去令史之名。 后魏 又为主书令史,置八人, 北齐 置主书十八人, 隋 復加令史, 大唐 又除之。”

分字解释


※ "主书"的意思解释、主书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主书”的意思:

“主书”是指古代官府中掌管文书、起草文书、管理书册的官员。在古代,官员们处理政务离不开文书,因此主书在官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未直接收录“主书”一词,但根据其构成,可以推测其含义。《康熙字典》中“主”字解释为“掌管”、“主持”,“书”字解释为“文书”、“书籍”。因此,“主书”可能被解释为掌管文书的官员。

出处:

“主书”一词的出处无法确切考证,但在古代文献中常出现。如《汉书·百官公卿表》中提到“主书,掌文书”,即说明了主书的职责。

同义词:

掌书、文书官、书吏

反义词:

无直接反义词,但与“主书”相对的可能是无文书管理的官员。

相关词语:

文书、奏章、档案、官府、官员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古代,主书因其职责的特殊性,常被描绘为勤奋、严谨、清廉的形象。例如,《水浒传》中的宋江,起初就是一个小小的主书,后来成为梁山好汉的头领。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官府中,主书负责起草文书、管理档案,对于维护国家政务的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