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ǎo

小仪


拼音xiǎo yí
注音ㄒ一ㄠˇ 一ˊ

繁体小儀

小仪

词语解释

小仪[ xiǎo yí ]

⒈  礼仪细节。

⒉  唐代礼部主事的别称。

引证解释

⒈  礼仪细节。 汉 蔡邕 《明堂月令论》:“鲁文公 废告朔而朝, 仲尼 书讥之。

《经》曰:‘闰月不告朔,犹朝于庙。’刺舍大礼而徇小仪。”
《南齐书·檀超传》:“曲碎小仪,无烦録。”

⒉  唐 代礼部主事的别称。

唐 郑谷 《寄同年礼部赵郎中》诗:“仙步徐徐整羽衣,小仪澄澹转中仪。”
宋 计有功 《唐诗记事·王涣》:“大顺 中…… 赵光胤 自补衮拜小仪。”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卷十二:“唐 人以礼部员外郎为中仪,主事为小仪。”

分字解释


※ "小仪"的意思解释、小仪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小仪,整天迷迷糊糊,仿佛漫无目的。


AI解释


词语“小仪”在汉语中指的是小的仪式或者小的礼节,常用于描述不太正式或者规模较小的礼仪活动。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收录“小仪”一词的解释,但从“仪”字的解释可以推测,“小仪”可能是指较小的仪式或者礼节。

出处:

“小仪”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作为“仪”字的一种用法,可以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找到相关用法。

同义词:

小礼

简仪

小节

反义词:

大仪

盛仪

庄重

相关词语:

礼仪

仪式

礼仪规范

庆典

节庆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小仪”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在古代文学中,可能会有一些与“小仪”相关的描写,比如在描写民间风俗、节庆活动时,可能会提及“小仪”。

造句:

春节期间,村里的居民们都会举行一些小仪来庆祝新年,如放鞭炮、舞龙舞狮等。

这个句子通过描述春节习俗,使用了“小仪”来表达一些不太正式但具有节日氛围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