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áozàng

薄葬


拼音báo zàng
注音ㄅㄠˊ ㄗㄤˋ

薄葬

词语解释

薄葬[ báo zàng ]

⒈  葬具及丧礼简单、节俭。

引证解释

⒈  葬具及丧礼简单、节俭。

《荀子·正论》:“太古薄葬,棺厚三寸,衣衾三领。”
汉 王充 《论衡·薄葬》:“贤圣之业,皆以薄葬省用为务。”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叛贼·发冢》:“如 王荆公 清苦,料无厚葬…… 南京 太监 石巖 者,营治寿穴,苦乏大砖,或献言,云近处古塚砖奇大。遂拆以充用,视其碣乃 介甫 也,则薄葬亦受祸矣。”

分字解释


※ "薄葬"的意思解释、薄葬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陌路尽头,撒去一抨惨淡暗白的骨灰,有多少淡漠的人情能够留得住厚养薄葬的遗憾,在悲郁的挽歌的尾音上,给这尊尊沉默的青碑下孤孑的魂灵叩首,而在这朝生暮死之间,有多少尸骨未寒的魂灵遁入空寂,却在人世中再也捞不起一丝纪念。


AI解释


词语“薄葬”的意思:

“薄葬”是指在丧葬仪式中,以简朴的方式安葬死者,不讲究奢华和排场,体现了一种节俭和朴素的生活态度。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薄”字有多种解释,其中之一是指轻微、不厚重的意思。因此,“薄葬”在字典中的解释可以理解为用简单的方式安葬。

出处:

“薄葬”这个词语并没有明确的出处,它是由“薄”和“葬”两个字组合而成的,用以描述一种丧葬习俗。

同义词:

简葬、薄礼、俭葬

反义词:

厚葬、豪华葬、隆重葬

相关词语:

丧葬、殡葬、葬礼、墓志铭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有关“薄葬”的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联想到一些提倡节俭、反对铺张浪费的传统文化故事,如《庄子·至乐》中的庄子提倡“以礼终”,即用简朴的方式结束生命。

造句:

为了遵循环保和节俭的习俗,他们选择了一个小型的墓地,实行薄葬,希望让逝者得到安息,同时也减轻了家庭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