舄卤


拼音xì lǔ
注音ㄒ一ˋ ㄌㄨˇ

繁体舄鹵

舄卤

词语解释

舄卤[ xì lǔ ]

⒈  亦作“舄卤”。

⒉  含有过多盐碱成分不适于耕种的土地。

引证解释

⒈  同“潟卤”。

⒉  含有过多盐碱成分不适于耕种的土地。

国语辞典

舄卤[ xì lǔ ]

⒈  含盐过多,不适宜耕种的海边土地。

《汉书·卷二九·沟洫志》:「民歌之曰:『业有贤令兮为史公,决璋水兮灌邺旁,终古舄卤兮生稻粱。』」

分字解释


※ "舄卤"的意思解释、舄卤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舄卤”是一个比较冷僻的词语,其意思与“卤”字有关,通常指盐或盐类物质。以下是关于“舄卤”的详细信息:

意思:

舄卤,古汉语中指盐或盐类物质,有时也指盐卤。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未收录“舄卤”一词,但根据其构成和意义,可以推断其与盐有关。

出处:

“舄卤”在古代文献中较少出现,具体出处难以确定。

同义词:

盐、卤、咸

反义词:

甜、淡

相关词语:

盐田、盐商、盐税、盐业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舄卤”较为冷僻,与之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盐作为生活必需品,常常被用来比喻生活中的艰辛。

造句:

在古代,盐是珍贵的商品,百姓们常常为了舄卤而劳作。

以下是一个使用“舄卤”的句子:

在那个年代,百姓们为了生活,不得不辛勤劳作,以换取微薄的舄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