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hòu

津堠


拼音jīn hòu
注音ㄐ一ㄣ ㄏㄡˋ

津堠

词语解释

津堠[ jīn hòu ]

⒈  渡口上供瞭望用的土堡。

引证解释

⒈  渡口上供瞭望用的土堡。

宋 周邦彦 《兰陵王·柳》词:“悽惻,恨堆积,渐别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

分字解释


※ "津堠"的意思解释、津堠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津堠”的意思:

“津堠”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水边的驿站,古代在交通要道上的水边设立供行人歇脚、换马的地方。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津堠”的解释为:“津,水渡也;堠,古地名,在今河南偃师县。津堠,即水渡之地。”

出处:

“津堠”一词的出处较为广泛,多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和地理志中,如《史记》、《汉书》等。

同义词:

津堠的同义词有:津渡、津亭、津口等。

反义词:

津堠的反义词有:关隘、险道、荒野等。

相关词语:

与“津堠”相关的词语有:驿站、邮亭、渡口、关津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津堠”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在津堠之地留下诗句、题词等,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其中“黄河入海流”即指津堠之地。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津堠是商旅歇脚、换马的重要场所,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千古绝唱。如唐代诗人杜甫在《登高》一诗中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其中“渚清沙白鸟飞回”即描绘了津堠之地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