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újìng

竹径


拼音zhú jìng
注音ㄓㄨˊ ㄐ一ㄥˋ

繁体竹徑

竹径

词语解释

竹径[ zhú jìng ]

⒈  见“竹径”。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竹逕”。竹林中的小径。

唐 王勃 《宇文德阳宅秋夜山亭宴序》:“琴亭酒榭磊落乘烟,竹径松扉参差向月。”
唐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诗:“竹逕通幽处,禪房花木深。”
《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向阳设两扇柴门,门内一条竹径,两边都结柏屏遮护。”
清 黄鷟来 《秋日雨晴过张星文草草堂》诗:“松门落叶深,竹径寒香静。”

分字解释


※ "竹径"的意思解释、竹径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竹径萧条平生壮志三更梦,云山缥缈万里秋风一雁哀。


AI解释


词语“竹径”的意思:

“竹径”指的是用竹子铺成的小路,通常位于竹林中,给人一种清幽、宁静的感觉。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竹径”并没有单独的条目,但可以理解为“竹”与“径”的组合,其中“竹”指竹子,“径”指小路。因此,“竹径”可以理解为用竹子铺成的小路。

出处:

“竹径”这个词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它在古典文学中经常出现,如唐代诗人王维的《竹里馆》中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诗句,其中“幽篁”即指竹林,而“竹径”则可以理解为竹林中的小路。

同义词:

竹小路

竹间小道

竹丛小径

反义词:

宽阔大道

荒凉小径

狭窄小道

相关词语:

竹林

竹丛

竹筏

竹编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竹径通幽”是一个成语,源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竹里馆》。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条通往幽静之地的竹子小路,比喻通过某种途径达到理想境界或美好境地。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清晨的阳光下,我漫步在竹林中的竹径上,听着竹叶沙沙作响,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