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洗

词语解释
姑洗[ gū xǐ ]
⒈ 十二律之一。
⒉ 指农历三月。
⒊ 钟名。
引证解释
⒈ 十二律之一。参见“十二律”。
引《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姑洗。”
《史记·律书》:“三月也,律中姑洗。”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音律》:“南吕为羽,姑洗为角。”
⒉ 指农历三月。
引汉 班固 《白虎通·五行》:“三月谓之姑洗何?姑者故也,洗者鲜也,言万物皆去故就其新,莫不鲜明也。”
唐 杜审 言《南海乱石山作》诗:“昔去景风涉,今来姑洗至。”
⒊ 钟名。
引《左传·定公四年》“分 康叔 以大路……大吕” 唐 孔颖达 疏:“周 铸无射, 鲁 铸林鐘,皆以律名名鐘。知此大吕、姑洗,皆鐘名也。其声与此律相应,故以律名焉。”
国语辞典
姑洗[ gū xiǎn ]
⒈ 古代十二律之一。
分字解释
※ "姑洗"的意思解释、姑洗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姑洗”在古代汉语中主要指古代乐律中的音阶名称,属于十二律之一。它是乐律系统中的一种音阶,与音律、音乐相关。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姑洗”被解释为乐律之一,是十二律中的第七律,属于阳律。在古代音乐理论中,它是根据黄钟律的标准音高来确定的一个音阶。
出处:
“姑洗”这个词语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大司乐》中,是中国古代乐律体系的一部分。
同义词:
阳律之七
姑洗之音
反义词:
阴律之七(如:应钟)
相关词语:
十二律
黄钟
大吕
太簇
夔宾
林钟
夔宾
南吕
无射
应钟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姑洗”在网络上并没有特别著名的典故或故事,它主要在音乐学术研究中被提及。
造句:
在古代的乐谱中,“姑洗”音阶的运用使得乐曲更加和谐悦耳。
示例句子:
“在古代的乐谱中,演奏家们巧妙地运用了‘姑洗’音阶,使得这首古曲的旋律宛如天籁之音,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