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uǎn gōng
注音ㄩㄢˇ ㄍㄨㄥ
繁体遠公
⒈ 晋高僧慧远,居庐山东林寺,世人称为远公。
⒈ 晋 高僧 慧远,居 庐山 东林寺,世人称为 远公。
引唐 孟浩然 《晚泊浔阳望庐山》诗:“尝读 远公 传,永怀尘外踪。”
宋 梅尧臣 《访矿坑老僧》诗:“莫貰 远公 酒,余非 陶令 贤。”
清 秦朝釪 《消寒诗话》四一:“远公 置酒, 佛印 烧猪,真正名士,佛亦当少恕。”
词语“远公”通常指的是远方的父亲或对父亲的一种敬称。在古代,人们常用“远公”来称呼居住在远方的父亲,以表达对父亲的尊敬和思念之情。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远公,远方的父亲也。亦泛称父亲。”
出处:
“远公”一词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可以从古代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找到类似的表达方式。
同义词:
远父
异乡父
远人
反义词:
近公(近处的父亲)
相关词语:
远方
异乡
父亲
亲情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中,关于“远公”的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对远方父亲的思念之情。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有“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造句:
我每次写信给远公,他都会回信鼓励我,让我感到无比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