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ǔ

吴蜀


拼音wú shǔ
注音ㄨˊ ㄕㄨˇ

繁体吳蜀

吴蜀

词语解释

吴蜀[ wú shǔ ]

⒈  三国时的吴国与蜀国。

⒉  泛指吴地与蜀地。

引证解释

⒈  三国 时的 吴国 与 蜀国。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今但可然赞其伐 蜀,而自説新据诸郡,未可兴动, 吴 必不敢越我而独取 蜀。如此进退之计,可以收 吴 蜀 之利。”
《晋书·愍帝纪论》:“王弥 者, 青州 之散吏也……新起之寇,乌合之众,非 吴 蜀 之敌也。”

⒉  泛指 吴 地与 蜀 地。

《宋史·儒林传六·陈亮》:“夫 吴 蜀 天地之偏气, 钱塘 又 吴 之一隅。”

分字解释


※ "吴蜀"的意思解释、吴蜀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AI解释


词语“吴蜀”的意思:

“吴蜀”指的是古代中国江南地区的吴国和西南地区的蜀国,后来也泛指江南和四川一带。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吴蜀”并未作为独立条目出现,但可以从“吴”和“蜀”两个字的解释中找到相关信息。其中,“吴”指古代的一个诸侯国,位于今江苏、浙江一带;“蜀”指古代的一个诸侯国,位于今四川一带。

出处:

“吴蜀”作为地名组合,最早见于《史记》等古代文献,用于指代吴国和蜀国。

同义词:

吴越(吴和越的合称,泛指江南地区)

巴蜀(巴和蜀的合称,泛指四川地区)

反义词:

没有直接的反义词,但可以理解为与吴蜀相对的其他地区,如中原、江南以外的其他地区。

相关词语:

吴国

蜀国

巴蜀之地

江南水乡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三国演义”中的许多故事都与吴蜀有关,如诸葛亮七擒孟获、周瑜火烧赤壁等,这些故事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三国时期,吴蜀两国因争夺荆州而爆发了赤壁之战,这场战役成为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战略决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