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ǎoshì

讨示


拼音tǎo shì
注音ㄊㄠˇ ㄕˋ

繁体討示

讨示

词语解释

讨示[ tǎo shì ]

⒈  犹请示。

引证解释

⒈  犹请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酬答书札》:“如邻邑同寅,邻绅远友,差人投书,著柬房置簿,挨次登号,先具稟单讨示。”

分字解释


※ "讨示"的意思解释、讨示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讨示”的意思:

“讨示”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意思是请求指示或请教意见。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语已经很少使用,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中。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讨示”并未作为一个独立的条目收录,但从“讨”和“示”这两个字的意义来看,“讨”有请求、求取之意,“示”有指示、告知之意,所以“讨示”大致可以理解为请求指示或咨询。

出处:

“讨示”作为一个词汇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它在古代文献中多次出现,如《元史》、《明史》等。

同义词:

请教、咨询、求教、请教示、询问

反义词:

拒绝、隐瞒、回避

相关词语:

请示、指示、示好、示意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讨示”并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词汇,所以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在工作中遇到了难题,便向领导讨示该如何解决。

例句解释:

在这个句子中,“讨示”用来表达他向领导请教如何处理工作中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