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ùchǔ

束楚


拼音shù chǔ
注音ㄕㄨˋ ㄔㄨˇ

束楚

词语解释

束楚[ shù chǔ ]

⒈  一捆荆柴木。

⒉  捆荆成束。《诗·唐风·绸缪》:“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唐白居易《想东游五十韵》:“悬旌心宛转,束楚意绸缪。”一说喻男女成婚。参见“束薪”。

引证解释

⒈  一捆荆柴木。

《诗·王风·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楚。”
朱熹 集传:“楚,木也。”

⒉  捆荆成束。一说,喻男女成婚。参见“束薪”。

《诗·唐风·绸缪》:“绸繆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
唐 白居易 《想东游五十韵》:“悬旌心宛转,束楚意绸繆。”

分字解释


※ "束楚"的意思解释、束楚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束楚”:

意思:束楚,古时指束发束布,束发是古代男子成童时束发为髻,布是布衣,指古代士人的服饰,后来也泛指文人、学者。

康熙字典解释:束,束发也。楚,楚布也。束楚,束发布衣,谓士人也。

出处:束楚的用法出自《汉书·艺文志》,如:“束楚之士,莫不有志。”

同义词:儒者、学士、文人

反义词:俗人、粗人、平民

相关词语:束发、布衣、儒雅、士林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暂无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雅士的形象。

造句:古代的束楚,虽然生活简朴,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以下是用“束楚”造的句子:

尽管时代变迁,但那些坚守文化传承的束楚依然在努力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