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āngzhuō

方拙


拼音fāng zhuō
注音ㄈㄤ ㄓㄨㄛ

方拙

词语解释

方拙[ fāng zhuō ]

⒈  刚直而不知变通。

⒉  指方正朴拙,聪明不外露。

引证解释

⒈  刚直而不知变通。

唐 孟郊 《灞上轻薄行》:“自嘆方拙身,忽随轻薄伦。”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语忌诫》:“仁遇 行伍出身,语多方拙。”

⒉  指方正朴拙,聪明不外露。

宋 陈傅良 《送德远弟赴省》诗:“方拙有家学,丰腴与众同。”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姚合》:“所谓方拙之奥,至巧存焉。”

分字解释


※ "方拙"的意思解释、方拙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方拙”的意思:

“方拙”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方法或手段生硬笨拙,不灵活。常用来形容人处理事情的方法简单、直接,缺乏变通,或者形容人的言辞、举止显得不自然、不圆滑。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方”字有正方、正直、方法等含义,“拙”字有笨拙、不灵巧的含义。因此,“方拙”在字典中的解释可以理解为方法笨拙。

出处:

“方拙”这个词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出处,它是由“方”和“拙”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因此无法追溯到具体的出处。

同义词:

笨拙

粗拙

简单

不灵活

反义词:

灵巧

圆滑

精巧

高明

相关词语:

方便

方便法门

拙劣

拙笨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方拙”并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或典故,因此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的提议虽然方拙,但出于一片好心,大家还是给予了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