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àn

浮箭


拼音fú jiàn
注音ㄈㄨˊ ㄐ一ㄢˋ

浮箭

词语解释

浮箭[ fú jiàn ]

⒈  谓漏壶上指示时刻的箭头。

引证解释

⒈  谓漏壶上指示时刻的箭头。

《后汉书·律历志下》:“孔壶为漏,浮箭为刻。”
《文选·张协<七命>》:“浮箭未移,再践千里。”
李周翰 注:“浮箭谓水漏刻日时节者。”
唐 褚亮 《奉和咏日午》:“曦车日亭午,浮箭未移暉。”

分字解释


※ "浮箭"的意思解释、浮箭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浮箭”的意思:

“浮箭”一语双关,其本意指的是漂浮在水面上用来指示方向的箭,常用于古代导航。而在比喻意义上,它可以指代不切实际或虚幻的目标。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浮箭”可能并没有单独的条目,但根据其构成,“浮”字的本义是漂浮,而“箭”指箭矢,两者结合应理解为漂浮的箭,即在水面上漂浮用来指示方向的箭。

出处:

“浮箭”作为名词,没有特定的出处,但可以联想到古代航海或军事活动中使用的情况。

同义词:

浮标

指标箭

反义词:

实箭(实际可用的箭)

无箭(没有箭矢)

相关词语:

浮标

指南针

航标

导航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浮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典故或故事的主题,因此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老的航海时代,船员们依靠浮箭来确定船只的行进方向,以确保航线的正确。

在另一个语境下:

他的梦想如同那飘忽不定的浮箭,虽然美丽却难以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