踣籍


拼音bó jí
注音ㄅㄛˊ ㄐ一ˊ

踣籍

词语解释

踣籍[ bó jí ]

⒈  死伤枕藉。籍,通“藉”。

引证解释

⒈  死伤枕藉。籍,通“藉”。

唐 于公异 《李晟收复西京露布》:“贼方土崩,我乃霆击,乘其踣籍,遂至於 上兰。”

分字解释


※ "踣籍"的意思解释、踣籍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踣籍”的意思:

“踣籍”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由“踣”和“籍”两个字组成。其中,“踣”字有跌倒、倒地的意思,“籍”字有登记、记录的意思。因此,“踣籍”整体可以理解为记录跌倒、倒地的情况或事件的文献资料。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踣籍”并未作为独立词条收录,但可以从“踣”和“籍”两字的解释来推测其含义。其中,“踣”字的解释为“踣,跌也”,即跌倒的意思;“籍”字的解释为“籍,书也”,即书籍、文献的意思。

出处:

由于“踣籍”并非常用词汇,其出处难以明确。但根据字义推测,可能与古代对跌倒、倒地事件的记录有关。

同义词:

跌倒录

倒地记

反义词:

站立

安然无恙

相关词语:

跌倒

倒地

记载

文献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踣籍”并非广为人知的词汇,目前没有明确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每当发生重大战事,朝廷都会派遣使者前往战场,收集并整理战况“踣籍”,以便记录历史,警示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