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儒

词语解释
耆儒[ qí rú ]
⒈ 年高博学的读书人。
英aged scholar;
引证解释
⒈ 德高的老儒。
引汉 扬雄 《剧秦美新》:“是以耆儒硕老,抱其书而远逊;礼官博士,卷其舌而不谈。”
《后汉书·张晧传》:“汉安 元年,选遣八使徇行风俗,皆耆儒知名,多歷显位。”
明 俞弁 《逸老堂诗话》:“祝枝山 先生 希哲,尝叙家君《约斋漫録》二十卷,今録其略云:‘ 俞君 宽父,吴 之耆儒也。’”
《清史稿·礼志一》:“德宗 季叶,设礼学舘,博选耆儒,将有所缀述。”
国语辞典
耆儒[ qí rú ]
⒈ 称年高德劭的儒者。
引《后汉书·卷五六·张晧传》:「皆耆儒知名,多历显位。」
明·江盈科《雪涛小说·心高》:「国初,蜀中一耆儒,题张果倒跨蹇驴图。」
分字解释
※ "耆儒"的意思解释、耆儒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耆儒”的意思:
“耆儒”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年老而有学问的人。它强调的是年纪大且学问深厚,通常用来尊称那些年岁已高、学识渊博的学者。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耆儒”的解释是:“耆,老也;儒,学者也。耆儒,年老而有学问者。”
出处:
“耆儒”这个词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但具体出处难以考证。它可能最早出现在先秦或汉代的文献中。
同义词:
老儒
老学究
学究
老博士
反义词:
少年
少儒
学童
相关词语:
老成
学识
博学
经纶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耆儒”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不多,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历史人物。例如,孔子是中国古代的著名耆儒,他的学问和道德至今仍被世人敬仰。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位耆儒虽然年事已高,但他的学问和智慧依然为后人所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