钤束

词语解释
钤束[ qián shù ]
⒈ 管束;约束。
引证解释
⒈ 管束;约束。
引宋 苏舜钦 《上京兆杜公书》:“至於鈐束小吏,期会簿书,非大贤事业,幸委之幕府。”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相教女》:“你如今不鈐束他,倘或他做出歹事来,也把你名儿污了。”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吴烈士旸谷革命史》:“由是而剗除专制,鈐束君主之意以起。”
国语辞典
钤束[ qián shù ]
⒈ 管束、约束。
引宋·王明清《挥麈余话·卷二·王俊首岳侯状》:「恐兵乱后不可不弹压,我游奕一军,钤束得整齐,必不到得生事。」
《红楼梦·第一三回》:「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
分字解释
※ "钤束"的意思解释、钤束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钤束”的意思:
“钤束”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用钥匙锁住、约束或限制的意思。常用于形容对人的行为、言论等的控制或约束。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钤束”的解释是:“锁也,约束也。”即用钥匙锁住或对某事物进行约束。
出处:
“钤束”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于是汉王乃钤束其军,使不得西行。”
同义词:
锁链
束缚
束约
约束
控制等
反义词:
解放
放任
自由等
相关词语:
钥匙
锁具
束缚
约束
控制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钤束”这个词语较为古雅,与之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一些与锁和束缚相关的成语故事,如“画地为牢”、“锁链缠身”等。
造句:
1. 为了确保会议秩序,主持人对与会人员进行了严密的钤束。
2. 老师用钤束的方式让学生们集中精力听讲,不再分心。
3. 政府部门对非法宗教活动进行了严格的钤束,保障了社会稳定。
相关词语
- jié shù结束
- shuān shù拴束
- guāng shù光束
- guǎn shù管束
- lù qián路钤
- shōu shù收束
- wú jū wú shù无拘无束
- shù zhì束治
- shù yì束意
- shù gōng束躬
- àn bīng shù jiǎ按兵束甲
- qián shè钤摄
- shù cǎo束草
- shù wǔ束伍
- shù fú束伏
- shù shǒu páng guān束手旁观
- shù xù束勖
- hé shù禾束
- zhì shù栉束
- guān shù棺束
- zhuāng shù妆束
- dù shù sān miè肚束三篾
- qián yìn钤印
- shù gǔ束股
- shù gāo gé束高阁
- shù jīn束金
- shù xiōng束胸
- shù xié束胁
- shù chǔ束楚
- jī shù羁束
- qián shù钤束
- qián shù钤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