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渠


拼音yí qú
注音一ˊ ㄑㄨˊ

繁体儀渠

仪渠

词语解释

仪渠[ yí qú ]

⒈  古国名。

引证解释

⒈  古国名。

《列子·汤问》:“秦 之西有 仪渠 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积而焚之,燻则烟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

分字解释


※ "仪渠"的意思解释、仪渠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仪渠”的意思:

“仪渠”在古代汉语中是指一种古代的量器,也用作度量单位。其容量相当于一斗的十分之一,具体容量历代有所不同。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仪渠”的解释较为简略,没有详细的字义和用法描述。

出处:

关于“仪渠”的出处,在古代文献中并未有明确记载其来源的具体出处,一般是在古书、碑刻中见到使用。

同义词:

同义词较少,可以用“斗勺”、“勺”等表示。

反义词:

没有特别明确的反义词,但可以相对地使用“斗”来表示更大的容量单位。

相关词语:

“斗”、“升”、“合”、“勺”等都是与容量相关的词语。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目前并没有特别著名的与“仪渠”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用这个词语造句:

古时的酿酒工艺十分讲究,按照一仪渠的水和一定比例的米、曲混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便能得到醇香的米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