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ū

诸司


拼音zhū sī
注音ㄓㄨ ㄙ

繁体諸司

诸司

词语解释

诸司[ zhū sī ]

⒈  众官吏;众官署。

引证解释

⒈  众官吏;众官署。

《左传·桓公十三年》:“其谓君抚小民以信,训诸司以德,而威莫敖以刑也。”
《新唐书·百官志一》:“诸司奏大事者,前期三日具状,长官躬署,对仗伏奏,仗下,中书门下涖读。”

分字解释


※ "诸司"的意思解释、诸司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苏州市中院将遗产分割与子女尽此孝心的情况挂钩,无疑是将这一法律条款付诸司法实践的有益尝试,其引导与倒逼子女“常回家看看”的警示意义不言而喻。


AI解释


词语“诸司”的意思:

“诸司”是指各种官署或机关的总称。在古代,官署繁多,因此用“诸司”来泛指所有的官署。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诸司”条目的解释为:“诸,众也;司,官也。诸司,谓众官署也。”

出处:

“诸司”一词的出处较为广泛,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如《汉书》、《后汉书》等。

同义词:

百官

官署

官府

反义词:

无官

无职

相关词语:

官职

官僚

官场

官僚主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诸司”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古代官场的一些故事,如《官场现形记》中的官场百态,反映了古代官署的繁杂和官员们的种种行为。

用这个词语造句:

朝廷下旨,诸司官员纷纷前来听命,准备迎接新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