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óng jī
注音ㄊㄨㄥˊ ㄐ一
繁体同羈
⒈ 亦作“同覊”。
⒉ 一同客居他乡的人。南朝梁何逊有《望新月示同羁》诗。亦指一同羁留、停留。
⒈ 亦作“同覊”。
⒉ 一同客居他乡的人。
引北周 庾信 《夫子见程生赞》:“清扬共美,贤圣同覊。”
⒊ 指一同羁留、停留。
词语“同羁”的意思:
“同羁”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共同受到束缚或约束。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在某种限制或约束下,处于相同的状态或境地。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羁”字有“马笼头,系马之具”的意思,引申为束缚、限制。因此,“同羁”可以理解为“共同受到束缚”。
出处:
“同羁”这个词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出处,它是由“同”和“羁”两个词组合而成的,属于成语或熟语。
同义词:
同困
同难
同病相怜
反义词:
分道扬镳
各自为政
各奔前程
相关词语:
羁绊
约束
束缚
限制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同羁”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并不常见,但可以想象一个场景,比如在古代,一群被贬谪的官员被发配到边疆,他们虽然身处不同的地方,但都受到了朝廷的“同羁”,即共同的限制和束缚。
用这个词语造句:
尽管身处异乡,他们依然同羁于对故乡的思念,共同期待着回家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