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松柏后凋松柏后凋的意思
sōngbǎihòudiāo

松柏后凋


拼音sōng bǎi hòu diāo
注音ㄙㄨㄥ ㄅㄞˇ ㄏㄡˋ ㄉ一ㄠ

成语解释 松柏后凋

繁体松柏後凋

松柏后凋

词语解释

松柏后凋[ sōng bǎi hòu diāo ]

⒈  《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后因以“松柏后凋”比喻志士在艰危的境况中奋斗到最后。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松柏后凋”比喻志士在艰危的境况中奋斗到最后。

《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南朝 梁元帝 《遗周弘直书》:“京师搢绅,无不附逆……唯有 周生,确乎不拔。言及西军,潺湲掩泪,恒思吾至,如望岁焉,松柏后凋,一人而已。”
南朝 梁 沉约 《修竹弹甘蕉文》:“非有松柏后凋之心,盖闕葵藿倾阳之识。”
《陈书·袁宪传》:“今日见卿,可谓岁寒知松柏后凋也。”

国语辞典

松柏后凋[ sōng bó hòu diāo ]

⒈  语本后比喻君子处乱世或逆境时,仍能守正不苟,不变其节操。

《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懿王德政碑:「惟公益坚尊奖,慎守规程,松柏后凋,风云如晦。」
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一七·廉耻》:「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

分字解释


※ "松柏后凋"的意思解释、松柏后凋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AI解释


词语“松柏后凋”的意思:

“松柏后凋”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松柏树在冬天不落叶,直到其他树木都凋零之后才凋落。这个成语比喻人的品格高尚,能够耐得住寂寞和困难,不轻易改变。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凋”字有凋谢、凋零的意思。因此,“松柏后凋”在字典中的解释可能是指松柏树在冬季不凋谢,保持常青。

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是孔子对弟子子罕说的,意在告诉他们,只有在严寒的冬天,才能看出松柏树不凋的坚韧品质。

同义词:

常青

坚韧不拔

反义词:

易凋

脆弱

相关词语:

岁寒三友:松、竹、梅,常用来比喻坚韧不拔的品格。

坚贞不屈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松柏后凋”这个成语常被用来讲述那些在逆境中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人。例如,一些历史人物或现代英雄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依然保持坚定,就像松柏树一样。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后,他依然保持着松柏后凋的坚韧,最终在科研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