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āncháng

官常


拼音guān cháng
注音ㄍㄨㄢ ㄔㄤˊ

官常

词语解释

官常[ guān cháng ]

⒈  官之常职。

⒉  指官职。

⒊  官吏,官员。

⒋  犹官规。

⒌  指典册。

引证解释

⒈  官之常职。

《周礼·天官·大宰》:“以八灋治官府……四曰官常,以听官治。”
郑玄 注:“官常,谓各自领其官之常职。”
唐 崔嘏 《授崔璹给事中制》:“无忝官常,自貽公让。”
宋 苏轼 《谢除两职守礼部尚书表》之二:“今乃以文字为官常,语言为职业。”

⒉  指官职。

宋 王禹偁 《有怀戚二仲言同年》诗:“闻説去官常,悽悽返故乡。”

⒊  官吏,官员。

宋 苏轼 《赐奉安神宗御容礼仪使吕大防口宣》:“汝卿祇率官常,往严像设。属此寒凝之候,眷言往返之劳。式示宠绥,特加优锡。”

⒋  犹官规。

清 朱克敬 《暝庵杂识》卷二:“因办釐而旷误职守,既恐莫肃官常;因办釐而儕伍商民,更觉有乖治体。”
邹韬奋 《抗战以来·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严惩贪污,整饬官常。贪污横行,官常败坏,在今日已为公开的秘密。”

⒌  指典册。

《后汉书·马融传》:“亦方将刊禁臺之祕藏,发天府之官常,由质要之故业,率典刑之旧章。”
李贤 注:“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察羣吏之理。”
清 龚自珍 《暮春以事诣圆明园趋公既罢因览西郊形胜诗》之五:“宸游兼武备,大典在官常。”

国语辞典

官常[ guān cháng ]

⒈  官吏的职分、职责。

《后汉书·卷六〇上·马融传》:「亦方将刊禁台之秘藏,发天府之官常,由质要之故业,率典刑之旧章。」

分字解释


※ "官常"的意思解释、官常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宦官常在皇帝身边,他们对他察言观色,阿谀谄媚,取得他的信任;他们又多自幼生长于宫内,对宫中朝中之事很熟悉,特别在宫中,他们的势力盘根错节,耳目众多。

2., 当官常担为民之责,站得正直;执政常谋富民之策,行得坦然;掌权常循法纪之规,寝得安稳。


AI解释


词语“官常”的意思:

“官常”指的是官员应当遵守的常规、规范或道德准则。它强调的是官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应遵循的行为标准和道德要求。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官常”的解释为:“官之常也,谓官吏之常行也。”

出处:

“官常”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如《汉书·董仲舒传》中有“官常不立,法度不行”的表述。

同义词:

官规

官制

官德

官范

反义词:

无常

无规

无制

无德

相关词语:

官场

官职

官僚

官僚主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官常”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提及的是,一些古代官员的故事中,常常体现出他们坚守官常、廉洁奉公的精神。例如,包拯的“包青天”故事,他公正无私,严守官常,为民除害。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位官员一生坚守官常,深受百姓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