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役

词语解释
劳役[ láo yì ]
⒈ 为政者役使人民作工,强迫的劳动。
例服劳役。
英forced labor; penal servitude;
⒉ 奴仆向其地主应当提供的一天或更长时间的无偿劳动(如修路)
英corvée;
引证解释
⒈ 指统治者强迫人民出劳力当差服役。
引《淮南子·泰族训》:“无軼民,无劳役,无寃刑。”
唐 钱起 《送张管书记》诗:“边事多劳役,儒衣逐鼓鼙。”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八章:“养好了伤,服满三八二十四天劳役, 王二 从县城回到 王家堡子 了。”
⒉ 劳苦。
引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五:“元 曰:‘相公口气逼人,恐著述搜索劳役,心气不正,何不坐禪?’”
明 高明 《琵琶记·才俊登程》:“风光正暮春,便纵然劳役,何必愁闷?”
国语辞典
劳役[ láo yì ]
⒈ 出劳力以供役使。
引《淮南子·泰族》:「无隐士,无轶民,无劳役,无冤刑,四海之内,莫不仰上之德。」
《文选·钟会·檄蜀文》:「愍此百姓,劳役未已。」
分字解释
※ "劳役"的意思解释、劳役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此时此地,芸芸众生的血肉之躯,只不过是在劳役和苦难中熬煎。
2.因此,设立赔偿义务人足额赔偿制度、易服劳役执行措施和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能有效保护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实现正义的社会秩序。
3.闲暇之余,李易便提着大包小袋的去各位劳役那里串门,美名其曰加强沟通培养革命感情,毕竟都是给人家地主打杂的嘛,关系好了互相有个照应。
4.尤其,别忘了除了正税、三饷,明代农民还有无数类似驿站劳役这样层出不穷的以银纳役苛捐杂税呢。
AI解释
词语“劳役”的意思:
劳役指的是被迫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作,特别是在古代,指由政府强制征召人民进行的工作,如筑路、修城等。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对“劳役”这个词的详细解释,但在康熙字典中,与“劳”和“役”相关的条目会有相应的解释。其中,“劳”有劳累、辛苦的意思;“役”有征召、服役的意思。
出处:
“劳役”作为一个词语,没有明确的出处,它是由“劳”和“役”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分别有“劳累”和“服役”的意思。
同义词:
劳工
苦工
劳力
劳动者
反义词:
休闲
逸乐
休息
休假
相关词语:
强制劳动
征调
服役
劳动改造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劳役通常与古代的徭役制度或者现代的强制劳动有关。例如,一些历史故事或者小说中会提到古代百姓因为劳役而苦不堪言的情节。
用这个词语造句:
由于连年的战乱,百姓们被迫承担着繁重的劳役,生活苦不堪言。
相关词语
- láo dòng劳动
- láo lì劳力
- shēn yì身役
- láo dòng jiè劳动界
- lì yì力役
- sè yì色役
- láo dòng lì劳动力
- láo dòng fǎ劳动法
- láo mín shāng cái劳民伤财
- láo dòng rì劳动日
- lì láo力劳
- láo zuò劳作
- láo yí劳遗
- láo dòng quán劳动权
- láo dòng zhě劳动者
- tǐ lì láo dòng体力劳动
- láo dòng jié劳动节
- láo dòng bù劳动布
- yǒu láo有劳
- zhàn yì战役
- chóu láo酬劳
- yuǎn yì远役
- xiàn yì宪役
- láo yàn fēn fēi劳燕分飞
- lǔ yì虏役
- yóu yì邮役
- láo lái劳来
- de yì的役
- láo zī劳资
- fú yì服役
- bǔ yì捕役
- yì sī役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