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é

节物


拼音jié wù
注音ㄐ一ㄝˊ ㄨˋ

繁体節物

节物

词语解释

节物[ jié wù ]

⒈  作为;行事。

⒉  各个季节的风物景色。

⒊  应节的物品。

引证解释

⒈  作为;行事。

《吕氏春秋·士容》:“今日君民而欲服海外,节物甚高而细利弗赖。”
高诱 注:“节物,事也。行事甚高,细小之利不恃赖之也。”

⒉  各个季节的风物景色。

晋 陆机 《拟明月何皎皎》诗:“踟蹰感节物,我行永已久。”
宋 苏舜钦 《秋夕怀南中故人》诗:“向夕依阑念昔游,萧条节物更他州。”
清 吴伟业 《矾清湖》诗:“生还爱节物,高会逢茱萸。”
沉尹默 《五月五日》诗:“节物忺人角黍香,榴花到眼益清狂。”

⒊  应节的物品。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靖康 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如节物则春旛、灯毬、竞渡、艾虎、云月之类。”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摘抄·史二》:“中城兵马司前食盒塞道,至不得行,余怪问之,曰:‘此中城各大家至兵马处送节物也。’”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满 正在家中喫利市饭,忽见老门子 陆有恩 来拜年,叫道:‘ 金阿叔 恭喜了!有利市酒,请我吃碗!’ 金令史 道:‘兄弟,总是节物,不好特地来请得。今日来得极妙,且喫三盃。’”

国语辞典

节物[ jié wù ]

⒈  每一节令中的景物或事物。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分字解释


※ "节物"的意思解释、节物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天遣霞落,节物风光;天生天杀,弹指苍狗。粗糙的琵琶,别生一番豪情,响彻于南屏山顶。高低分明,清浊泾渭。带上这把琵琶的缘故无它,有恩报恩有仇断仇。周梦

2.喂料器采用变频调速控制,灵活调节物料进入膨化腔的喂料量及进料均匀度.

3.清明时节物候好,草木繁茂,春光明媚,杨柳垂丝、绿草如茵,城乡内外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朋友,清明节来到,你也要充满生机噢。

4.清明时节物候好,草木繁茂,春光明媚,杨柳垂丝、绿草如茵,城乡内外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朋友,清明节来到,你也要充满生机噢。


AI解释


词语“节物”的意思:

“节物”是指与季节相关的物品或事物,通常指的是与某个特定季节相联系的风物、景物或物品。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节物”并未作为一个独立的词条出现,但根据其构成词义,可以推测其含义。《康熙字典》对“节”有“时节”、“节令”的解释,而“物”指“事物”,所以“节物”可以理解为与时节相关的物品或事物。

出处:

“节物”作为一个词组,并没有明确的出处,它是由“节”和“物”两个词组合而成的,因此它的出处可以追溯到这两个词的起源。

同义词:

风物

节令物

季节用品

反义词:

非节物

非季节用品

相关词语:

节气

节令

风景

风物志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节物”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并不常见,但可以想象一些与季节变化相关的传统节日或习俗,如春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中的物品和活动都可以被视为“节物”。

用这个词语造句: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公园里的樱花盛开,成了赏花的好时节,也是一年一度的赏花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