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


拼音jī fǔ
注音ㄐ一 ㄈㄨˇ

繁体畿輔

畿辅

词语解释

畿辅[ jī fǔ ]

⒈  国都所在的地方,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

畿辅某官某妻。——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capital city and its environs; royal capital and surrounding districts;

引证解释

⒈  京都附近的地方。畿,京畿;辅,三辅。

《南齐书·王融传》:“若来之以文德,赐之以副书, 汉 家轨仪,重临畿辅,司隶传节,復入 关 河。”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景定彗星》:“戚畹嬖倖,遍居畿辅,借应奉之名,肆诛剥之虐。”
《明史·英宗前纪》:“﹝ 正统 元年正月﹞庚寅,发禁军三万人屯田畿辅。”

国语辞典

畿辅[ jī fǔ ]

⒈  国都附近的地方。

《南齐书·卷四七·王融传》:「汉家轨仪,重临畿辅。」
《明史·卷一〇·英宗前本纪》:「庚寅,发禁军三万人,屯田畿辅。」

分字解释


※ "畿辅"的意思解释、畿辅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同治二年,有大臣提出应在直隶练兵,以加强畿辅防务,清廷命刘长佑“通盘筹划”。


AI解释


词语“畿辅”的意思:

“畿辅”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国都附近的地区,特别是指京师的周围地区。在古代,畿辅地区是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通常由皇帝直接管辖。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关于“畿辅”的解释为:“畿,国都也。辅,辅翼也。畿辅,谓国都附近之地,以辅翼国政也。”

出处:

“畿辅”一词的出处较早,可以追溯到《周礼》等古代典籍。在《周礼》中,有关于畿辅的记载,表明畿辅制度在周朝就已经存在。

同义词:

畿内

畿甸

畿地

反义词:

边陲

边远

相关词语:

畿臣

畿内郡县

畿辅之地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畿辅”是古代汉语词汇,网络上并没有特别著名的与“畿辅”相关的现代故事或典故。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畿辅地区常常作为政治斗争、文化繁荣的象征出现。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北京作为畿辅之地,一直是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