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áng

常课


拼音cháng kè
注音ㄔㄤˊ ㄎㄜˋ

繁体常課

常课

词语解释

常课[ cháng kè ]

⒈  定额赋税。

⒉  定额。

引证解释

⒈  定额赋税。

《晋书·良吏传·王宏》:“督劝开荒五千餘顷,而熟田常课顷亩不减。”
《明史·费聚传》:“时诸将在边屯田募伍,岁有常课。”

⒉  定额。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三:“日作麵两石,有常课。主者窃增其数,犊至常课即止。”

分字解释


※ "常课"的意思解释、常课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常课”的意思:

“常课”指的是日常或常规的课程、学习内容或工作安排。它通常用于指学校或教育机构中,学生每天或每周都要学习的基础课程,或者是企业或单位中,员工必须完成的基本工作任务。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常”字有“经常”、“平常”、“恒常”等意思;“课”字有“功课”、“学习”、“征收”等意思。因此,“常课”可以理解为“日常的课程”或“常规的学习内容”。

出处:

“常课”这个词语的出处并没有特别明确的文献记载,但根据其字面意思,可以推测它起源于古代学校教育中的日常教学活动。

同义词:

常规课程

基础课程

常规作业

常规任务

反义词:

特别课程

临时课程

非常规任务

相关词语:

教学内容

学习计划

工作安排

学习任务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常课”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并不常见,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关于勤奋学习、坚持日常学习的励志故事。例如,古人有“悬梁刺股”的典故,讲述的是古代学子为了不耽误“常课”,在读书时用绳子悬梁自挂,或在腿上刺股以保持清醒,以示对学习的执着和坚持。

用这个词语造句:

小明每天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常课,从不懈怠,因此成绩一直很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