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chì

明敕


拼音míng chì
注音ㄇ一ㄥˊ ㄔˋ

明敕

词语解释

明敕[ míng chì ]

⒈  《汉书·平帝纪》:“其明敕百寮,妇女非身犯法,及男子年八十以上七岁以下,家非坐不道,诏所名捕,它皆无得系。”明白地训示或告诫。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明疎”。明白地训示或告诫。

《汉书·平帝纪》:“其明敕百寮,妇女非身犯法,及男子年八十以上七岁以下,家非坐不道,詔所名捕,它皆无得繫。”
《后汉书·黄琼传》:“明勑近臣,使遵法度。”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宜明勑诸军,使深知此意。”

分字解释


※ "明敕"的意思解释、明敕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明敕”的意思:

“明敕”是指明确的敕令或命令。敕,原指帝王下赐的文书,引申为命令或指示。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敕”的解释是:“帝王制诰,下曰敕,上曰命。”因此,“明敕”即明确无误的帝王的命令。

出处:

“明敕”作为一个词,没有特定的出处,它是由“明”和“敕”两个词组合而成,用以描述明确无误的命令。

同义词:

明令

明文

明示

明规

反义词:

隐讳

含糊

暗示

不明

相关词语:

敕书

敕令

敕旨

圣旨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明敕”直接相关,但可以联想到历史上的一些事件,比如皇帝下的“明敕”,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中的“焚书明敕”。

用这个词语造句:

朝廷发出了一道明敕,要求各地官员不得贪污腐败,严守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