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àochá

钓槎


拼音diào chá
注音ㄉ一ㄠˋ ㄔㄚˊ

繁体釣槎

钓槎

词语解释

钓槎[ diào chá ]

⒈  亦作“钓差”。

⒉  钓舟,渔舟。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钓差”。钓舟,渔舟。

宋 文天祥 《寄故人刘方斋》诗:“溪头浊潦拥鱼鰕,笑杀渔翁下钓差。”
清 孙枝蔚 《书怀呈家衣月太史》诗之一:“从此时相忆,江头买钓槎。”
郁达夫 《龙门山题壁》诗:“明朝我欲 扶桑 去,可许磯边泛钓槎?”

分字解释


※ "钓槎"的意思解释、钓槎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钓槎”的意思:

“钓槎”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本义指用竹木等材料制成的简易渔具,类似于钓竿,用于垂钓。后也比喻远行或寻求高远目标。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钓槎,钓竿也。槎,竹木也。”

出处:

“钓槎”出自《汉书·张骞传》:“乃令张骞持汉节,与副使数十人,乘槎以出西域。”这里的“槎”指的是用竹木制成的简易船。

同义词:

钓竿、鱼竿、钓钩

反义词:

无特别明确的反义词,但可以与“捕网”等表示捕鱼方式的词语相对。

相关词语:

钓鱼、渔网、渔船、渔村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钓槎”的故事,最著名的是《庄子·逍遥游》中提到的“乘槎访仙”的典故。传说中,庄子梦见自己乘槎(即钓槎)到了银河,遇见了神仙,从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造句:

老渔夫每天都会带着他的钓槎,去河边寻找那片宁静与美好的垂钓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