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ǒu

拒守


拼音jù shǒu
注音ㄐㄨˋ ㄕㄡˇ


拒守

词语解释

拒守[ jù shǒu ]

⒈  据险坚守。

引证解释

⒈  据险坚守。

《六韬·军用》:“羣寇飞鉤……以投其众,三军拒守。”
《后汉书·南匈奴传》:“巨将餘兵万人屯 五原、朔方 塞,以为拒守。”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四:“会转运使 王罕 巡行他州,闻贼至,亟还入 广州城,悉力拒守。”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四·壮节王公传》:“公合战,数不利,遂闭城拒守。”

国语辞典

拒守[ jù shǒu ]

⒈  遏阻、把守。

《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臣将余兵万人屯五原、朔方塞,以为拒守。」

把守

分字解释


※ "拒守"的意思解释、拒守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有理,有长江天险可以拒守,等我们安顿下来再图恢复北方更好,也不必在此频频应付金人滋扰了,就这样吧。


AI解释


词语“拒守”的意思:

“拒守”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坚决防守,拒绝放弃或撤退,用于描述在面临困难或危险时坚持保卫自己的阵地或立场。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拒”有抵挡、拒绝的意思,“守”有防守、守护的意思。所以“拒守”在这里指的是坚决防守。

出处:

“拒守”作为一个词语,并没有明确的出处,它是由“拒”和“守”两个字的含义组合而成的。

同义词:

保卫

防御

阻击

阻止

反义词:

放弃

退却

撤离

放任

相关词语:

拒抗

拒绝

拒绝执行

拒绝命令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历史或文学作品中,“拒守”常用来描述英雄人物在困境中坚守阵地、不屈服于强敌的故事。例如,古代将领在战争中坚守城池,抵抗外敌入侵的故事。

用这个词语造句:

面对敌人的猛烈攻势,战士们坚定地拒守在阵地上,誓死保卫家园。